馬紹武[人物]

馬紹武[人物]

馬紹武(俗稱馬道台,又名馬世英,回族,祖籍雲南),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馳名喀什軍界、政界及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在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他歷任疏附縣(今喀什市)知事(相當於縣長)、喀什道尹(相當於專員)、喀什區行政長、南疆“剿匪”司令等要職,堪稱“三朝元老”。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早在1915年,馬紹武就是疏附縣知事。由於宗教教派矛盾,他深受喀什提督馬福興的打擊和排擠,最終被趕出喀什而改任烏什縣知事。1924年,省長楊增新決意翦除馬福興。幾經斟酌,終於選中與馬福興矛盾極深的馬紹武擔任軍事指揮。據傳馬紹武與馬福興二人的祖上就有夙怨。馬紹武又難忘喀什被逐之仇,受命之後,自然竭力盡心。他利用其宗教影響,立即在吐魯番、託克遜、鄯善等回民集聚地區招兵買馬,很快招募了一千餘名青壯年回族哲合林耶教民,組建為回隊。這支回隊由楊增新提供武器裝備和經過短期訓練之後,作為主力投入了喀什討伐馬福興的軍事行動。在另外幾支部隊的協同下,馬紹武偷襲喀什一舉成功。未做任何抵抗的馬福興被生擒後,馬紹武親手把他打死在疏勒北門外。此後,楊增新論功行賞,馬紹武先被任命為和田道尹,不久即改任喀什道尹。金樹仁上台後,他又出任了喀什區行政長。1924~1935年的十餘年間,由於馬紹武的文武才能和特殊的宗教地位,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喀什軍政界供職。在當時,全疆上下到處流傳:“把馬紹武放在喀什,勝過在那裡駐紮十萬軍隊”,此話當然言過其實,但從中不難看出馬紹武其人的影響之大。

1933年初,反金(樹仁)暴動遍及天山南麓,整個南疆戰火紛飛。正任喀什行政長的馬紹武,陷人戰亂之中。他飽受磨難,屢經征戰,利用其宗教地位、行政權力和所屬回隊武裝(有步兵二個營,每營五百人;騎兵二個營,每營一百二十人),極力維持喀什回漢二城和莎車、葉城等縣的秩序,經歷了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尤其在反金暴動武裝的領導權被極少數分裂主義分子竊取,反金暴動被引入歧途,喀什成立了所謂“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之後,馬紹武帶領他的回隊,先是死守疏勒縣城,保護了眾多漢回民眾,又與分裂主義勢力進行了一些鬥爭,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過一定的努力。因此,馬紹武是個值得一述的喀什現代有影響的歷史人物。

1933年3月,喀什駐軍師長金樹智暴病身亡之後,新疆省主席兼邊防督辦金樹仁電令馬紹武為喀什區行政長兼任南疆“剿匪司令”,出面收拾殘局。此時,馬紹武派部下金繩武率部前往和田征討穆罕默德·伊敏和他拼湊的分裂主義政權“伊斯蘭救國”,不想全軍覆沒,竟無一人生還。他又派團長楊慶明率部在巴楚縣的圖木休克堵截鐵(木爾)、馬(占倉)聯軍。經大戰月余,不僅未能奏效,反而飭亡甚大。此兩次失利,使馬紹武兵員銳減,元氣大傷。馬紹武受命於危難之際,既要南征和田,又要北御巴楚,兵力嚴重不足。他過於自信,自忖能以宗教地位左右局勢,便以同教關係在阿圖什和烏恰一帶徵集了800餘名柯爾克孜族士兵,配給長槍400支、大炮2門,編成一團,並起用柯爾克孜族人,原明遙洛卡稽查烏斯曼為營長。但馬紹武正待用兵之時,烏斯曼卻暗中與進迢喀什的鐵木爾聯絡,率柯爾克孜族士兵反戈,在蘇洪卡(位於喀什通往烏什的山中小路上)打死了團長陳德暈,並調轉槍口殺向馬紹武。同年5月2日,烏斯曼率先攻陷疏附縣城(今喀什市),將馬紹武全家及其親信士兵200餘人包圍在行政長公署(今喀什行署)院內,動彈不得。雖經回隊士兵奮力抵禦,行政長公署未被攻破,但馬紹武實際上等於被軟禁。5月4日和6日,鐵木爾、馬占倉聯軍先後進入喀什。鐵木爾部占據疏附,馬占倉部進駐疏勒。馬占倉與馬紹武同族同教,他出於對馬紹武教長地位的敬重,利用他曾一度和鐵木爾聯合作戰的“盟軍”關係,與鐵木爾反覆交涉,派出士兵300餘名駐紮在行政長公署附近,以保護馬紹武。同時,馬占倉一再勸說鐵木爾制止烏斯曼對馬紹武的進攻,使馬紹武暫得苟安。鐵木爾占據疏附後,自封為師長和總司令,又任命吐魯番維吾爾族人尤努斯伯克(漢名郁文彬)為喀什行政長;任命瑪納斯回族人蘇金壽(維名木沙)為副行政長,奪了馬紹武的權。此後,被封為旅長的烏斯曼又曾 多次向馬紹武發起攻擊,均因鐵木爾師長的反對和馬紹武、馬占倉的抵抗而沒有結果。後來,經馬占倉的努力,鐵木爾師長終於允許馬紹武隨馬占倉駐疏附的士兵一起移駐疏勒。5月15日,馬紹武的行裝車馬被嚴密搜查之後,得以放行,從此與馬占倉合兵據守在疏勒。

二馬離開疏附以後,以鐵木爾為首的維吾爾族軍隊,以烏斯曼為首的柯爾克孜族軍隊,以阿圖什人沙比提大毛拉為首的和田駐喀什軍隊共同占據了疏附縣城。時間不長,鐵木爾、烏斯曼、沙比提大毛拉之間的矛盾激化,互相爭權奪利,內訌不止,同室操戈。馬紹武利用鐵木爾和烏斯曼之間的不和,施用反間計,暗中策反烏斯曼。8月初,被馬紹武煽動的烏斯曼果然與鐵木爾反目火併,並率部離開疏附城退往明遙洛(在今疏附縣木什鄉境內)。鐵木爾主力尾隨追擊烏斯曼時,馬紹武、馬占倉乘虛而入,武裝占領了疏附。8月9日,馬占倉又佯裝配合鐵木爾追擊烏斯曼,在色滿境內讓其部下伺機將鐵木爾師長打死。此後,在馬占倉的支持下,馬紹武又恢復了行政長職務。然而好景不長,被鐵木爾師長囚禁的沙比提大毛拉於混戰中獲釋。他出獄之後,利用鐵木爾師長的部下對馬占倉打死鐵木爾的強烈不滿,組織起鐵木爾殘部與和田駐喀什軍隊,趁馬紹武、馬占倉立足未穩,向他們展開了猛烈反撲。退人明遙洛山中的烏斯曼此時又出山向疏附縣城進攻。二馬在他們聯合進攻下倉猝應戰不支,被迫放棄了疏附縣城和行政長職務,於8月16日退回疏勒死守孤城。

不能否認,舊中國,存在著種種原因造成的給各族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民族之間的你征我伐。事實上,反金(樹仁)暴動遍及南疆之後,疏勒就成了各地倖存的金政權軍政官員和回、漢族逃難百姓的避護所。馬紹武、馬占倉退守疏勒後,涌進疏附城的那幾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武裝,在極少數泛伊斯蘭主義者和泛突厥主義者的煽動下,開始了對疏勒縣城的長時期包圍和進攻。馬紹武、馬占倉二部合計有士兵2000餘人,為了死守孤城,他們組織了商團民勇,挖戰壕,修工事,日夜巡城防守。雖然攻城武裝輪番進攻,但當時的疏勒,城牆高大堅固,城內水源不斷,縣署倉糧充足,加之攻城軍隊番號雜亂、各自為戰,力量分散,馬紹武、馬占倉閉城堅守,與攻城武裝相持數月,疏勒城始終沒有失陷。城中回漢民眾生命財產得到了保全。

1933年11月12日,在英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喀什成立了以沙比提大毛拉為首的名為“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的分裂主義政權。這個破壞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反動政權一出籠,就遭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反對。在“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之初,曾缺席推舉了哈密維吾爾族反金暴動的領導人和加尼亞孜阿吉任總統。時在阿克 蘇的和加尼亞孜阿吉對這個分裂祖國的偽政府並不感興趣。但由於鐵木爾師長被殺及其它一些原因,和加尼亞孜阿吉的親信部將麻木提師長率部3000餘人於1934年1月自阿克蘇開到喀什,也參加了對疏勒縣城的圍攻。麻木提師長的參戰,使疏勒城內外力量眾寡懸殊。二馬雖然死力抵抗,但重兵壓境,傷亡日增,糧彈將盡,形勢萬分危急。

1934年初,第二次入新的馬仲英與盛世才交戰大吃敗仗,不得不敗退南疆。馬仲英為了掃除退路上的障礙,也為了爭奪地盤、擴展勢力和獨霸南疆,加之他也曾極力反對“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的分裂行徑,即派馬世明率馬福元、鮮福海二團約6000人揮戈南下,疾馳喀什,增援馬紹武、馬占倉。援兵在巴楚大敗“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的武裝的狙擊後,於1934年2月6日從伽師猛攻疏勒外圍。馬世明陣中戰死,但雜七雜八的圍城軍隊此時腹背受敵,在援兵和馬紹武、馬占倉的內外夾攻之下,被打得倒戈棄甲,四散而逃。至此,疏勒之圍始解,馬紹武與馬占倉“困守危城13個月”的局面才告結束。

疏勒解圍後,馬紹武與馬占倉配合馬福元等聯合行動,一鼓作氣,向盤踞疏附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發起總攻。“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軍隊丟車棄馬、潰不成軍,疏附隨即被克。曇花一現的分裂政權土崩瓦解。馬紹武又返回疏附城。與此同時,省城發生了“4·12"政變,金樹仁被趕出迪化,通電下台,軍閥盛世才竊取了新疆軍政大權。不久,盛世才又任命馬紹武為喀什行政長。馬紹武的行政長職務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已經是在一年多的時間中第三次任職了。馬紹武再次出任喀什行政長,曾為被盛世才部打得無路可逃的馬仲英赴蘇聯“學習”幫了大忙,經他多次與蘇聯駐喀什領事館交涉,為馬仲英解脫了困境,報了馬仲英疏勒解圍之恩。

馬紹武出任盛(世才)政權的喀什行政長後,辦公在行政長公署(今喀什行署),居住在疏附40里欄桿(今疏附縣欄桿鄉)他的鄉間別墅。每日早出晚歸。1934年的一天,他在返40里欄桿途中,突然遭到武裝人員的伏擊,雖然僥倖逃脫,但被傷及手腿。人們傳說這是馬福興的舊部所為。馬紹武在喀什10餘年來,東征西戰,几上幾下,輾轉坎坷,原已十分厭倦。負傷後更感覺到馬福興的殘餘殺他之心不死,處處虎視眈眈,自己處境艱險。於是決心離開喀什。經盛世才的批准和蘇聯駐喀什領事館出面聯繫,他於1935年去蘇聯治病。1936年回國後,在省城任省府委員兼民政廳長。1937年10月,被盛世才以“陰謀暴動”的名義逮捕入獄,後下落不明,當是亡於盛世才的冤獄中。

人物評價

馬紹武出身宗教世家,是甘肅河州著名阿訇、回族哲合林耶教派(又稱新教和小坊)創始人馬明心的五世孫,所以在宗教界有很高的地位。馬紹武能文能武,其漢文和經文都有較深造詣,是個博學多才的宗教上層人士。此外,他還多次在吐魯番、喀什等地修建清真寺及其它宗教建築,又曾主持翻新過聞名西北的今烏魯木齊南大寺。由於多方廣行宗教善事,他在穆斯林中頗有聲望,是新疆回族哲合林耶派的著名人物之一。一個時期里,馬紹武集喀什軍、政、教三權於一身,成了南疆風雲一時的重要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